冯晓霞,女,1970年6月生,六安市霍邱县植保站站长,高级农艺师。她四十年如一日扎根田野,主持或参与国家及省市县科技项目60余项,引领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工作,为霍邱县跻身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、蝉联全省总产量榜首作出重要贡献。曾获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先进工作者、安徽省三八红旗手、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、安徽省第六届农民满意农技员、“六安好人”等荣誉。
田间“听诊器”:以赤诚守护丰收希望
霍邱县作为我国重要的产粮大县,常年水稻种植面积达 280万亩,小麦、油菜、玉米等作物种植面积合计200余万亩。然而,这片肥沃的土地也面临着各类农作物病虫害频发的挑战。1985年,刚毕业的冯晓霞接过父亲的竹编斗笠,从此将人生的坐标定位在田间地头,守护这片“江淮粮仓”成为她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。
2024年夏天,邵岗乡茨墩村种粮大户夏梅家几亩稻田边缘出现纹枯病症状。夏梅心急如焚,赶忙拨通了冯晓霞的电话。当时正值晌午,地面温度超过40摄氏度。夏梅记得清楚:“冯站长一来便跪坐在被太阳烤得发烫的田埂上,后背汗湿得像淋了雨,硬是把五亩地的稻株检查个遍。”她将病害叶片夹在泛黄的笔记本里,对照着四十年来积累的“庄稼病历”,连夜配出防治药方。当年秋收,夏梅家稻田亩产达1500斤,比周边地块产量高出两三百斤,每亩成本还降低150元。“冯站长比我们自己还着急庄稼的事,她就是咱们县的‘庄稼医生’!”夏梅的话,道出了当地众多农户的心声。
“庄稼医生”,这是霍邱县大大小小的农户对冯晓霞的肯定。在霍邱县植保站档案室里,一沓沓泛黄的纸张无声地记录着冯晓霞的成长轨迹。“刚工作时,白天跟着老师傅跑田埂,晚上就着煤油灯整理资料?!狈胂妓嫔硇谋始潜?,不仅是记录数据的载体,更是她与土地对话的“日记本”,记满了40年的田间变化。
科技“播种机”:用智慧架起农技桥梁
“农技推广不是照本宣科,要让技术长出‘泥土味’?!闭馐欠胂嫉墓ぷ餍盘酢K钪?,要让乡亲们接受新技术,就得把专业术语“翻译”成田埂语言。
看到传统取样工具效率低,她连续一个月蹲在铁匠铺,和老师傅反复琢磨,终于打造出了贴合实际操作的“螟虫取样铲” 和“杂草调查取样框”。那把特制的“取样铲”铲头弧度贴合稻株生长角度,能精准整株挖出枯心苗,且不损伤其他健康稻苗;那件带刻度的“取样框”四角焊有方便农民丈量的刻度,往地里一摆,杂草数量、需清除面积一目了然。这两件工具的使用,让田间检测工作效率提升了50%以上。如今这些土工具已在全县推广,被乡亲们亲切称为“冯氏法宝”。
五一假期,当别人都在休息时,冯晓霞却在各个乡镇的田间地头开设 “植保田间课堂”。为让防治口诀入脑入心,她自创“田间三字经”。“无花早来盛花迟,见花打药正当时!”这句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口诀,老农们听两遍就能记住。遇到不识字的大娘,她抓起树枝在地上画图,把农药配比说成“烧菜放盐”:“咸淡要正好,多了烧苗,少了治不了虫!”欢声笑语中,复杂的植保知识化作田间清风,吹进千家万户。多年来,她走遍了全县31个乡镇416个行政村,培训农技员、新农民20万余人次,科技示范户1400户。在农户们心中,冯晓霞的通讯录没有休息日,手机里存着2000多个农户的号码,是她24小时在线的“植保热线”。凌晨三点接到咨询电话是常事,节假日驱车几十里救急更是家常便饭。有次中秋夜,家人刚摆好团圆饭,冯晓霞的手机突然响起。电话那头,王截流乡军台村农户屠汉文焦急地说自家大棚蔬菜出现了问题。冯晓霞放下碗筷就往现场赶,回来时月亮已爬过树梢,但家人没有一句怨言,只是默默热好饭菜,笑着说:“我们都习惯了,知道你心里惦记着田里的事儿?!?正是家人的理解与支持,让她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投身工作。这样的事例,在她四十年的工作中数不胜数。
绿色 “防火墙”:凭担当筑牢生态屏障
过去,农户们为了治虫,往往大量使用农药,不仅成本高,还对土壤和水源造成了污染。冯晓霞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,决心改变这种现状,带领大家走绿色农业发展之路?!白诤腿艘谎碜庸?,不能光靠打针吃药?!痹谕乒懵躺揽氐哪切┠?,冯晓霞不知磨破了多少双胶鞋。她带着团队走村入户,在田垄间建起上千个“生态哨所”。
刚开始推广捕虫灯时,不少农户觉得“用电抓虫”是天方夜谭。冯晓霞不争不辩,在试验田里搞试点。白天手把手教安装,夜晚打着手电观察虫情。当金黄的稻穗压弯枝头,示范田的产量和品质让乡亲们心服口服。现在全县架设的1万多套生态防控设备,像星星点灯的卫士,守护着万亩良田。对于农田鼠害,冯晓霞也有一套科学的防治方法。她琢磨出 “抓两头,顾中间” 的策略,春天全面预防,秋冬重点整治,在田埂上、屋角边摆放特制的 “捕鼠站”。在她的推动下,霍邱县年均防治农田鼠害6万亩,农舍防护15万户次,有效保障了粮食安全,霍邱县连续荣获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百强县。
翻开她的工作日志:年发布30余期病虫情报、在农技推广APP解答400余条提问、记录600多项田间日志……这些数字背后,是常年奔波留下的病痛?!安〕婧Ω叻⒌目崾睿俏颐亲畛跃⒌氖焙??!狈胂继谷唤彩?,因长期暴晒,她的皮肤严重受损,患上日光性皮炎,每年八九月,腿肿、舌肿反复发作,严重时,不仅让她语言功能出现障碍,甚至日常行走也需要依靠拐杖辅助。
冯晓霞是群众信赖的“庄稼医生”,更是年轻同事眼中温暖贴心的“冯大姐”。“冯大姐不仅是业务上的领路人,更是生活中的贴心人?!被羟裣刂脖U靖闭境こ鹿笳故咀乓桓贝棵藁ば?,“站里的同志人手一副,田间毒虫多,她亲手给大家缝制护具,一针一线都是关怀。”
从青春韶华到两鬓染霜,冯晓霞用四十年诠释了一名农技工作者的初心与担当。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,她依然步履不停,用专业和热爱守护着“江淮粮仓”的岁岁丰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