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,精神文明建设至关重要。近年来,金安区淠东乡积极探索创新,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,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工作,破除陈规陋习,让文明新风吹遍乡村的每一个角落,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具体成果。?
一、迁坟平坟优化土地资源,释放发展活力
?
为深入推进殡葬改革,优化土地资源利用,淠东乡全力推进平坟迁坟工作。工作中,坚持 “由易到难、由党员到群众” 原则,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积极动员亲属及周边群众。同时,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坟墓迁移政策,各村组织群众代表乡公益性公墓实地观摩。截至目前,全乡已完成平坟迁坟 1400余座,恢复耕地面积达 12000 余平方米,相当于新增 180 多亩可利用土地,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空间。为减轻群众负担,在特定时间段内迁至淠佑陵园的散坟,乡财政给予补贴。此外,还聘请第三方管护团队,负责公墓的设施管护、卫生保洁、绿化维护和安葬服务管理等工作,形成长效管护机制。如今,淠佑陵园整洁有序,成为文明殡葬的示范窗口。?
二、道德评议会引领文明风尚,树立价值导向?
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淠东乡利用道德评议会平台,对村民婚丧事宜、孝敬老人、诚实守信等乡风民风进行定期评议。通过评议,褒扬社会新风,批评不良现象,以身边人、身边事教育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,培育文明新风。自道德评议会开展以来,全乡共开展评议活动50余场,评议典型事例80余件,其中对大操大办婚丧嫁娶的行为进行评议和劝导,促使村民逐渐转变观念,形成文明节俭的新风尚。
三、红白理事会规范婚丧事宜,遏制攀比之风?
淠东乡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,制定红白事办理流程和标准并公示上墙。明确提倡什么、反对什么,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婚丧观念。在办理婚事方面,倡导新办简办,反对铺张浪费;在办理丧事时,提倡厚养薄葬,简化仪式。红白理事会积极发挥作用,全程参与村民婚丧事宜,帮助村民节约成本,杜绝攀比之风,全乡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现象得到有效遏制。
四、村规民约强化行为约束,塑造文明习惯?
结合本地实际,淠东乡完善村规民约,将规范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等内容纳入其中。村规民约明确了村民在移风易俗方面的责任和义务,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制定了相应的约束措施。通过村规民约约束性作用,使村民在日常行为中有章可循,逐渐将文明新风融入到日常生活中,成为自觉行动。目前,全乡 90% 以上的村民自觉遵守村规民约,文明新风深入人心。
五、下一步建设新风堂?
为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,目前代庙村正在建设新村部,原村部旧址用于“新风堂”建设,在“新风堂”开展红白喜事,制定移风易俗标准和规范,如酒席桌数、菜品数量、礼金限额等,同时在“新风堂”开展除红白喜事外的其他移风易俗主题活动,如道德讲堂、文明家庭评选表彰等。倡导文明新风尚,摒弃陈规陋习,改善社会风气,树立文明、节俭、健康的生活理念,弘扬时代新风。
淠东乡通过迁坟平坟、道德评议会、红白理事会、村规民约以及即将建设的新风堂等一系列举措,在移风易俗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。未来,淠东乡将继续探索创新,不断巩固和扩大移风易俗成果,让文明之花在乡村大地绽放得更加绚烂。(淠东乡 刘安)